振動傳感器 2020-08-11 16:31 1127 0
時代變革的大潮下,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又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企業正面臨種種挑戰。如何擁抱變革促進高質量發展,提升業務韌性以應對可能的危機,是眾多企業的重中之重。
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于聯手合作伙伴,通過數字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的雙贏發展。在日前線上舉行的 “創贏·數字化未來” 2020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上,施耐德電氣邀請了包括著名經濟學家、行業領袖、生態合作伙伴、分析師等在內的眾多大咖參加,就宏觀經濟動態、企業升級轉型之路、數字化轉型的機遇挑戰等熱點話題展開探討,并梳理出更符合中國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為工業企業帶來更多數字化發展啟迪。其中8月5日全天的“綠色智能制造創新峰會”,更是圍繞工業企業的韌性、高效與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有責任的增長從數字化開始
隨著疫后經濟的復蘇,在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的雙重推動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無疑將加速發展。“數字化轉型是企業轉型升級并實現有責任增長的必經之路。”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在峰會上指出,企業增長也要考慮社會責任,而數字化轉型不僅能幫助企業節能增效,推動高效和可持續發展,還能提升業務在不確定時期的韌性。
事實上,這次新冠疫情也反映了人和自然關系的失衡。尹正認為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必選題,對企業而言也是如此。創新技術尤其是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為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支持。
尹正的觀點得到了出席峰會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的認同。劉世錦表示,中國經濟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將能全方位賦能產業的資源配置、創新研發等每個環節,為實體經濟帶來新的前景,新基建也將為數字經濟打一個很好的基礎。綠色發展則是一種更具活力和競爭力、更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劉世錦認為,作為新涌現出來的領跑潛能,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將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競爭優勢,引領發展方式轉型,為中國社會發展插上翅膀。
數據說明一切。過去5年,施耐德電氣在全球41個國家完成的230個項目中,凡是部署了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數字化架構與平臺的企業,都獲得了可量化的經濟與環境收益,生產率提升最高可達50%,平均24%;二氧化碳足跡優化最高達50%,平均為20%。
施耐德電氣業務覆蓋的樓宇、數據中心、工業和基礎設施這四個領域占全球能耗的70%,具備巨大的節能潛力。施耐德電氣正憑借自身在上述四大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先進的數字化技術,為綠色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助力。“整個經濟的恢復有望是一個更可持續化、更綠色的過程,施耐德電氣希望,基于我們領先的數字化技術優勢,在促進疫后復蘇的同時促進有責任的增長。”尹正表示。
綠色智能制造五種技術提升工業三大能力
今年的疫情導致全球經濟、生活一度停擺,而工業領域客戶的業務運營面臨“韌性、效率以及可持續”三大問題。“迎接這些挑戰,數字化是唯一出路。”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在峰會上強調。
去年,施耐德電氣正式提出了綠色智能制造的理念,在本次創新峰會上,施耐德電氣對這一理念進一步延伸,并概括出更具體的內涵。
在施耐德電氣看來,無論是離散工業,還是流程工業都應該做到四維融合,即從能源和自動化融合、從終端到云端垂直維度的整合、全生命周期數據的融合,以及從廠級管理到企業級集團級的管理的維度實現數據打通。對工業客戶而言,要實現“四維融合”,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將綜合運用OT運營技術、IT信息技術、DT數字技術、CT通信技術和ET能源技術,融會貫通,幫助工業客戶實現生產和經營的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綠色化和網絡化 “五化合一”。
龐邢健表示,工業流程的復雜性與工藝的繁復性決定著工業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不能簡單復制,需要“先醫后藥、小步快跑”來逐步實現。施耐德電氣提供的“從咨詢到落地”的綠色智能制造總體解決方案,通過頂層設計來推動各個子系統的規劃和部署,進而實現從數字化到軟硬件解決方案的有效落地。
截至目前,施耐德電氣面向工業領域的基于物聯網的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已歷經幾次迭代,在橫向范圍內覆蓋從離散工業、混合工業到流程工業的各個細分領域和專業特點,同時在縱向上也實現了互聯互通的產品、邊緣控制、應用分析與服務三個層級的打通。在軟件層面,未來EcoStruxure架構與AVEVA軟件的進一步融合,在企業全生命周期預測方面,施耐德電氣能夠為企業提供覆蓋資產和運營兩個生命周期的完整數字化孿生。EcoStruxure和AVEVA將貫穿企業的立項、設計、建設、運營與維護,為工業客戶提供對資產生命周期以及運營生命周期的完整數字孿生,以集成軟件和開放的架構,全面發揮數字雙胞胎的效用,幫助企業應對復雜環境、排憂解難,實現能源和生產效率的快速提升,推動企業的高效與可持續發展。
獨木不成林 聯合數字化生態圈協作共贏
獨行快,眾行遠。施耐德電氣深知,獨木不成林,只有聯合生態圈中的更多合作伙伴共同聚力,才能加速工業用戶的數字化進程,助力中國工業全面實現綠色智能制造。
此次峰會,施耐德電氣邀請了包括瑞克西、三寧化工、中國寶武等從離散到流程行業的嘉賓分享具有典型意義的數字化經驗,更有在“數字化轉型最后一公里”中扮演著關鍵作用的中小企業展示最佳數字化實踐。
正如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發展部中國區負責人熊宜所說,“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以場景驅動的,勢必打破行業邊界。比如傳統行業要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具體場景下的效率和能力,就需要數據采集、大數據分析、基礎架構等各方伙伴的參與。要成功轉型優質朋友圈必不可少。”
實際上,每一個合作伙伴都有可能在數字化時代站上C位,發揮自身專長。熊宜表示,在不同的場景下,某一家企業可能是核心,也可能是支持者,既可以做太陽,也可以做月亮或星星,從而形成一個覆蓋面廣、富有活力的生態圈。
施耐德電氣不僅聯手大型企業,還非常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入圈發展。比如,今年三月施耐德電氣就推出了“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聯手一眾中小企業甚至初創企業探索智能制造的應用場景,共同推動工業的數字化轉型。本次峰會就邀請了“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的代表企業不工軟件和黑湖科技分享其融合新技術與工業場景的創新數字化方案,為各領域的工業客戶解決轉型痛點提供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峰會上,施耐德電氣與全球新能源解決方案專家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優勢互補,在“綠色智能工廠”“新能源發電”“安全用電”“能源存儲”等領域展開合作,推動鋰電等新能源產業向綠色、智能、高效與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同時,在施耐德電氣聯合生態圈推出的全球分布式能源平臺中,寧德時代將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能源的新場景和新應用。
“聚力共贏”,施耐德電氣將一如既往,以開放的心態、專業的團隊、創新的產品,攜手各細分市場的綠色智能制造生態圈伙伴,加速推動工業用戶的數字化進程,助力中國工業全面實現綠色智能制造。
2020年11月5日-10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4.1B3-002• 以“創變每一天”為主題亮相進博會,全面展示
2020-10-19 1480 0
由智能制造發展與應用大會(SMAS)主辦,儒拉瑪特自動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承辦,DUSA協辦的智能制造行業盛會—“第三屆智能制造發展與應用大會&rdq
2020-10-19 1539 0
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新松人敢于亮劍,承擔國之重任,為中國實業代言。正如總裁曲道奎所言:新松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簽下了榮譽生死狀,“代表中國出場,只能成功,不能
2020-10-19 1523 0
作為智能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社區建設正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提速,很多基于智慧物業平臺的服務相繼出現,智能門禁系統開始普及。01智能門禁系統,是
2020-10-19 1426 0
2020年10月16日,中國北京——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被譽為“ICT領域的達沃斯”的ICT中國2020高層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
2020-10-19 1464 0
“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工業互聯網需要多產業融合”,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各大分論壇上,數字與產業如何結
2020-10-19 1539 0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